4月10日,北京股票配资学院,ESIE 2025储能展,阳光电源发布了行业首个电池管理白皮书《BM²T电池管理技术白皮书》。
没有硬件新品的发布,没有AI+,看标题,搞储能的谁没接触过电池管理系统。阳光电源到底想传递什么“黑科技”?一份33页的报告如何撑得起储能龙头在年度盛会上的门面?
带着疑问,储能与电力市场约访了阳光电源储能事业部首席技术专家周俭节。
阳光电源储能事业部首席技术专家周俭节
“让每度电聪明流动,实现电站更大价值”
周俭节提到,“阳光电源的BM²T电池管理技术是从电力应用角度出发,让每一度电都聪明地流动,实现电站最高价值。”
2025年,我国新一轮电改进入第10个年头。开年伊始,136号文的发布,新能源强制配储取消,储能作为重要的调节性资源,将从原来的政策“要你装”转变为根据市场需求“你要装”,市场竞争也将从过去的“拼价格”转向“价值实现”。
“未来市场需要的更多是能够及时响应电网调度,主动构网的储能系统。”周俭节说道。之前大量作为沉没成本建设的储能电站,势必不能再“晒太阳”,积极拥抱电力市场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为了行业谋求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必选之项。
目前,我国区域级(南网)现货市场正在形成,省级/省间现货市场正在加速推进,适合灵活性资源发挥价值与作用的市场机制正加速落地。而伴随电力市场的深化改革进程,源网荷各侧,包括储能在内的新型主体,也面临愈发复杂的市场环境。
源侧储能,联营联运,将助力新能源场站减少交易风险,实现电能量价值,并减免考核;独立储能,在价差套利实现电能量价值的基础上,更需在系统调节中获取调节价值、容量价值,而后者或许会成为其最重要的收益来源;荷侧(用户侧)储能,在单一的峰谷套利以外,更持续的发展方向也在于以聚合或独立,为系统带来调节价值以及可靠性价值……
新模式、新业态会不断出现,储能系统“一体多用”的局面必然到来。“这些复杂的调用模式下,储能管理系统需要做好电芯的‘好老师’和‘好医生’,确保电站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在线率,这是更多的参与电力市场,获取更高收益的根基。”
为此,阳光电源选择从电芯出发,完善储能系统在电力市场交易全流程的技术问题,发布《BM²T电池管理技术白皮书》,筑牢储能参与市场交易的根基。该管理技术以电网能量调度需求为导向,通过电池信号有效可感、状态精准可知、信息联动可控,借助AI大模型,从电芯到系统全链路技术突破,让储能系统更安全、高效、长寿,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
仔细研读白皮书,查阅了近年来阳光电源在相关领域的布局后,我们深度解读上面这段话,理解了阳光电源想构建的电池管理技术:
区别于现有的电池管理技术,其不仅仅局限于电池状态监测,更需主动参与控制管理;
其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而是首次从系统层面构建的电站级电芯高效管理体系,是AI热管理技术、电芯预诊断技术、拉弧检测与关断技术、构网技术等不同层级的多项技术的协同;
该技术以电网能量调度需求为导向,以实现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是储能必然要参与电力市场的大环境下的积极响应与布局。
看个广告休息一下
电池≠储能系统
规模化发展指数级增加电池管理与单站运维难度
随着电站规模增大,储能系统想要长期安全稳定地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更需要快速、精准,提升智能化和交易属性,难度正在快速提升。
2022-2024年,储能产业经历了3年高速增长,在总装机规模不断攀升的同时单体电站规模也朝着大容量方向快步前进。
据寻熵研究院统计,截至2024年底,仅我国的储能电站单体规模超100MWh项目已多达568个,总规模58.9GW/145.2GWh,去年一年更是有12个GWh级单体项目实现并网(包括2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和10个锂电储能项目)。
GWh电站,有近百万颗电芯在同时工作,电池管理的难度,单站运维的复杂程度,都呈指数级增长,而因电池管理不精准或滞后导致的系统停运和安全事故也逐渐成为行业痛点。
中电联2022年-2024上半年发布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信息统计数据》指出,电池管理系统是电化学储能电站非计划停运的核心原因,历年平均停运时长为3.65小时、14.5小时、18.86小时,逐年递增。2024年,EPRI发布的全球首份储能电站事故根本原因分析报告《电池储能系统故障事件数据库的见解》指出,涉及电池管理等控制问题是储能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占比高达46%。
而这些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四大误区:数据监测层面,仅依赖电压、电流、温度等基础参数难以预判热失控,过度增加传感器又徒增短路风险;算法逻辑层面,各类数据的估算不精准,导致电池衰减加速;故障判定层面,单维度阈值判定,告警频发,误报率居高不下;系统协同层面,多个子系统不统一形成数据孤岛,热管理、PCS与电池数据缺乏联动控制。
“储能要想真正长期稳定地参与电力市场化调度,电池管理的底层问题,必须要解决。”
全流程主动管理,“三电融合”升级
阳光电源在白皮书里给出了这样的定义:BM²T电池管理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电池管理技术,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实时监测(Monitoring)与动态管理(Management)的双重机制,对电池系统进行信号采集-状态评估-主动调控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最终实现储能系统安全、高效、长寿命。
从定义上看,阳光电源的电池管理技术,在监测以外,加入了管理模块,通过信号采集、状态评估、主动调控的闭环管理,在热模型、电模型、力模型的支撑下,最终实现信息可感、状态可知、系统可控三大目的。
BM²T智能化电池管理技术架构
图源:《BM²T电池管理技术白皮书》
白皮书里较为详细的阐述了上述三大目的下,阳光电源具体布局应用的技术手段,以及实现的效果。
在阳光电源的技术架构中,电池管理技术,已经是一项综合多种技术的复合体,是从系统层面,去重新构建电池管理技术体系,从而实现储能电站每一颗电芯的可感、可知、可控。
同时,细看阳光电源的BM²T白皮书,句句都是智能。在监测技术以外,更主动的电池管理能力,显然可以为储能实现更高经济价值助力。
白皮书里有这么一张图的描述,通过高精度的SOH和SOC估算,一个1GWh的电站,在每天一充一放的场景下,可实现每年多放电7.3GWh;通过五级联动均衡,储能电站充放电量可提升5%;通过仿生模型与热管理联动控制,在一充一放的场景下,最多可实现30.4%的辅助功耗降低。
而在市场中实现储能资产的更大价值,也是驱动技术创新与迭代的最主要动力之一。
BM²T电池管理技术特征与价值一览
图源:《BM²T电池管理技术白皮书》
白皮书发布后,再回过头来看近几年阳光电源在电池管理技术上的一些技术发布,在不知不觉中,围绕“三电融合”技术发展理念,阳光电源相继完成了干细胞电网技术(构网技术)、直流拉弧技术、电芯诊断技术、AI热管理技术等研发与布局。
“电力电子、电化学、电网支撑” 步步为营,逐渐形成了一套帮助储能高效运作的基层生态体系。
阳光电源搭建一系列的电池管理技术,并以此形成电池管理闭环,并最终实现系统级的BMS隐形化,实现”三电融合”大目标。且不说技术方向是否会成为最终行业的共性选择,但在目前发展阶段,提出BM²T电池管理技术,确实是站在了在行业发展痛点上的深度思考和实践。
在更复杂的电力市场环境中,从储能系统的直流侧到与电网连接的交流,如何让每一度电聪明地流动,实现储能电站更大价值,这是此次阳光电源推出《BM²T电池管理技术白皮书》的重要原因,也是全行业共同的追求与理念。
注:《BM²T电池管理技术白皮书》是新的发展形势下,阳光电源对于电池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的思考与实践。本文的视角,更多的是站在行业媒体观察产业及技术发展方向的角度。为方便读者了解细节的技术,读者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登录阳光电源官方下载地址下载原文阅读。也欢迎广大读者阅读后,与我们交流感想,探讨储能技术发展方向。
本次会议将围绕新能源开发投资前端关注的关键话题,包括“十五五”规划方向、电力市场交易规则、行业发展趋势影响、开发建设与创新、源网荷储与绿电应用等话题展开探讨,共同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会议详情可查看文末海报,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
可联系(微信同号):鲍经理,15201640807,了解详情。
]article_adlist-->责任编辑:一拳超人
]article_adlist-->储能与电力市场年度行业分析报告订阅服务通过对中国储能市场的发展特点、项目开展情况、市场竞争情况的深入分析,储能与电力市场不定期发布行业分析报告。可点击摘要链接查看详情,如需购买报告,可联系(微信同号):鲍经理,15201640807。
《中国工商业储能市场发展报告2024》
摘要链接:
《中国工商业储能市场发展报告2024》: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能力将成角力新战场
《2024上半年储能市场全景分析报告》
摘要链接:
2024上半年储能政策全景分析:六大趋势,关注电力市场环境下储能应用
2024上半年储能盘点:68.4GWh采招结果和中标企业全景分析
14.4GW/35.1GWh!2024上半年新增并网储能项目全景分析
]article_adlist-->(转自:储能与电力市场)股票配资学院
辉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